美國的工業產值在19世紀就已經遙遙領先全世界。光緒年間,李鴻章作為大清朝的使臣受邀到美國紐約訪問,看到紐約高樓林立,不由心生感嘆:貴國的高樓大廈在我大清國是很難建造起來的。讓人們無限心酸的是當時的清政府閉關鎖國,不問世事,老百姓居住的依然是一座座平房。
經歷了100多年的風雨飄搖,經過了幾代人的辛勤努力,我們終于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北京,在上海,在廣東,在深圳,在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國儼然已經做到了高樓林立。短短的100年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效率之快震驚世界。
如此高效的建設工程與科技發展是分不開的,而眾多的建造設備在祖國的建設發展中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正是有了這些設備,建筑工人解決了以前100%依靠人力才能完成的重大工程。而你是否想到了萬里長城,是否想到了阿房宮。勞民傷財不用說,技術落后,效率低下更是讓工程難以開展,進度緩慢。
科技的高速發展終于讓祖國的建設工程后來居上,精良的設備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眾多世貿大廈的拔地而起,人民大會堂,鳥巢等一眾建筑讓全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
在全國城市化發展的大趨勢下,成華制造作為優秀的起重機械制造行業依然會秉承著精益求精的研發理念,一刻不停的為祖國的建設工程輸送自己的力量。